一口氣連唱了《拜年歌》、《春之歌》、《鄉(xiāng)戀》、《知音》等 7 首獨唱,唱到快沒歌的時候...導演問李谷一老師“你還有歌沒有?...”
那個年代的春晚,趕腳就是誰有節(jié)目誰上的節(jié)奏...畢竟是第一屆,千萬不能冷場...
李谷一老師也蒙了X了...“沒歌了啊...今年準備的就是這么多歌...剛開始也沒跟我說要準備多少歌?。俊?..
接著又唱了兩手對唱...和京劇大師袁世海表演了“牛皋招親”和“劉三姐”。
不過,這兩句唱腔完全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李谷一老師在臺下臨時學習半個小時就上直播了...
就這樣,在一屆春晚舞臺上連唱 9 首歌曲...絕對史無前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成了春晚最經(jīng)典的記憶之一。
接著在 1984 年第二屆春晚,李谷一老師又是一個人演唱了 6 首歌曲...在那一年,《難忘今宵》正式和全國觀眾見面,但第一次《難忘今宵》僅僅以背景音樂出現(xiàn),李谷一老師并沒有上臺演唱。
細心的你或許已經(jīng)注意到,在 1983、84 年,李谷一老師的發(fā)型應(yīng)該算是新潮的了。
在那個年代,吹一次頭發(fā)差不多 50、60 塊錢,而一斤豬肉 1 塊 4 ,一斤大米 1 塊 2 ,可見吹頭發(fā)絕對是“土豪”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