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
楊超越 如果你見過真實的我
2018 年夏天正式出道至今,楊超越上過近百次熱搜,在被稱為“中國選秀元年”的2005 年之后,那場比賽帶來的爭議是現象級的,她的身上正是兩種價值觀的戰(zhàn)場。如今這個21 歲的女孩憑借身體里極大的韌性開始正式發(fā)力,還出演了古裝劇目,當那些在成為藝人之前的社會經驗被再度重視起來,她將向自己的夢想挺進——做一個可以掌控自己命運的大女主。
我現在好像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覺,我沒有辦法做另外一個自己,可能會繃著一段時間,但不知道什么時候總會松下來,別人總有一天會發(fā)現原來你不是你假裝的人,那就是欺騙了。所以我寧愿把我最真實的樣子表現出來,就像你們看到的,唱歌跳舞都沒那么好,有時候壓力大了就會哭,但我真的在努力,如果你們能接受這樣的我,那一切就都是真的,時間和感情沒有花費在一個被制造出的假象上面。
這是創(chuàng)造101 和做藝人帶給我的,以前我沒那么相信自己,可能表面上笑嘻嘻的但實際上對自己不夠信任,也不會考慮對一個事情究竟是什么態(tài)度,但現在逼著我去成長,我也需要知道楊超越是誰她是什么樣子的。像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我,我身上確實也有很多的槽點,但每件事情的發(fā)生都是可能的,如果你把我當作一個普通的20 歲女生,就會覺得我這個樣子并沒有不正常。
比如跟所有小女生一樣我也愛美,可能有點過了,我會嚴格到發(fā)際線的細微變化都想要去糾正。小時候玩娃娃也是,如果它哪部分殘缺了,我就會心里很不舒服。過分愛美里面也有不夠自信的成分,雖然我總跟自己說你不是靠顏值的,一部分是在自我心理安慰,但還是會去在意這個東西,很矛盾,人就是會矛盾的。
楊超越
我跟家人的相處可能也有這種矛盾感,我爸媽是那種不太管孩子的人,他們很愛我但是不會去表達,就好比前陣子跟我爸說我要開演唱會了,他就說他還要工作沒時間最后也沒來,他們比較注重實際的生活,覺得你過得好就行了。
失落肯定會有一點,但我覺得父母和子女并不是只有一種相處方式,而且我從小的確也比較獨立,很早進入社會工作是我自己的決定,考慮的是那時的經濟狀況,不然誰都想感受一下快樂的大學時光。老師告訴我們的是世界上美好的一面,更真實的一面是真正踏入社會才能感受到的,社會也是一所學校,遇到的是更多的人和狀況,必須學會保護自己。
比如,如果不是很熟悉,盡量不要過于相信別人,如果你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秘密,就不要告訴任何人,也沒必要在朋友圈里發(fā)太多自己的生活,像我以前很喜歡發(fā)動態(tài),45 度角仰望天空那種,但其實并沒有人真的關心那些,如果有需要跟生活里的朋友說就好了。這都是一些很小的道理,但都是我經歷過才總結出來的,不是聽來的。
壓力太大繃不住的時候我就會大哭一場,哭完了該干什么干什么,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這個也被罵得很慘。其實我心里很希望自己堅強,表現出那種不會被苦難打敗的女性的那種感覺,看小說也喜歡看那種大女主情節(jié)的,可總是有很多事情我實在沒有辦法解決,能做的就只有哭,哭過之后又是新的一天。
訓練或者工作到夜里回家,我在網上看到的還是有人說我不努力,那時候會覺得有點殘酷,但同時它也是磨煉人的時刻,我只能努力地去做自己該做的,然后等待一個時機去證明自己,大多數的年輕人其實可能面臨的都是這樣的生活吧。
毛不易
毛不易 從眾不如對自己真誠
2017 年毛不易在《明日之子》節(jié)目中以黑馬姿態(tài)出道走紅,他的音樂有著冷暖人情卻不沾染世故風塵,其作品因獨特的風格不僅拿下多項音樂大獎,更有多支成為熱門歌曲,人氣居高不下。
之前接受采訪經常會被吐槽話少,也有人在問話少是不是刻意經營的梗,當然不是。首先它不需要刻意經營,只需要不說話就可以了。其次我的確對一些事情如果沒太多想說的就真的說不出來,表達肯定要基于情感才對,而且我不是個喜歡去強求較勁兒的人。
寫歌也是一樣,可能是偶然間被書里的話或者生活里的某個瞬間打動了,會記住那個感覺,然后有時間再寫。我需要一兩天來進入那種寫歌的狀態(tài),寫的時候很輕松,拿著手機躺在床上也可以寫。當然過程不會很順暢,有時想好的只有一兩句,就只能順著好的部分一點點打磨,這個過程一點兒也不浪漫,但我很享受。
我一直是這種比較隨遇而安的性格,比如當初考大學的時候我選擇了服從調劑,本來報考的是對外漢語,當時英文成績還行,對語言也很感興趣,但后來被調劑到了護理專業(yè)。這個專業(yè)挺難學的,每本書都是五六百頁,一個學期就能有四本,幾乎都要背下來,還有實驗課要去看一些標本。雖然興趣不大但也都學下來了,那時候沒有想我以后要成為醫(yī)護人員之類的,直到大四實習才發(fā)現自己的性格能力達不到行業(yè)的要求。
毛不易
那段時間每天在醫(yī)院里見到的都是生死這種大事,以前在生活里見到有人哭有人痛苦我會很觸動很難過,但醫(yī)院里每天都是這種事慢慢就會覺得死亡很正常,人會有一點麻木,是我沒辦法很好地去自我調節(jié)。到現在我也不太贊成把每天當成最后一天去度過,因為很多改變和嘗試未必適合、也未必是正確的,而且濃度太大的生活會讓人非常疲憊,反而很累。
好的生活應該就是在接受和確定之間的權衡吧,像我接受了我是一個不喜歡強求較勁的人,但也會覺得生活里有需要去調整的部分,對我來說最近就感受到了運動的好處,有快感也會讓思維更活躍,感覺自己又聰明起來了。還有像我以前生活相對封閉一些,現在會去交一些朋友,不管是演藝圈還是其他的,他們都會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但困擾肯定還是會有的,我現在比較大的一個困擾是粉絲和外界喜歡的我和現階段的我之間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的是《消愁》和《像我這樣的人》這樣的作品,這其實不算是能代表我現在風格的東西,但做大家喜歡的作品也很快樂,這個選擇有點兩難。最終我應該還是會堅持做能表達自己的作品吧,畢竟如果說有什么是做音樂或者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對自己真誠。